谗言佞语 chán yán nì yǔ

abac式
拼音chán yán nì yǔ
注音ㄔㄢˊㄧㄢˊㄋㄧㄥˋㄩˋ
繁体讒言佞語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谗言佞语的解释
指那些阿谀奉承、挑拨离间、恶意中伤的言辞。
出处

1.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谗言盈庭,佞舌利口,害及君上。'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那些恶意中伤和阿谀奉承的言辞,保持诚实和正直。
列子

1.

他总是用谗言佞语来挑拨朋友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家都不再信任他。

2.

小丽发现同事用谗言佞语诋毁自己,便决定直接与他沟通。

3.

谗言佞语在办公室里传播,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受到严重损害。

4.

她不喜欢听谗言佞语,总是直接指出问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5.

谗言佞语让原本和睦的家庭变得矛盾重重,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

6.

怨着大金主上,信~,杀害我忠良。 ★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

谗言佞语的翻译
德语
verleumderische und schmeichelhafte Worte
日语
讒言と阿諛の言葉
法语
paroles calomnieuses et flatteuses
英语
slanderous and flattering words
谗言佞语的字意分解
chán
1:(形声。从言,毚(chán)声。本义:说别人的坏话) 同本义。
2:说别人坏话的人。
3:谗言,陷害别人的坏话。
4:又。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nìng
1:(会意。从女,信省。本义:用花言巧语谄媚) 同本义。
2:巧言谄媚的人。
3:有才智。
4:伪善的。
1:(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同本义。
3:交谈,说话。
4:又。
5:鸟兽虫类鸣叫。
6:说的话。
7:词语。
8:语言。
1:告诉,使知道。

谗言佞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án yán nì yǔ)。abac式组合,谗言佞语意思是:指那些阿谀奉承、挑拨离间、恶意中伤的言辞。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那些恶意中伤和阿谀奉承的言辞,保持诚实和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