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讳 zhí yán bù huì

abcd式
拼音zhí yán bù huì
注音ㄓˊㄧㄢˊㄅㄨˋㄏㄨㄟˋ
繁体直言不諱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直言不讳的解释
指说话直率,不拐弯抹角,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出处

1.

《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吾闻有公孙丑者,言曰:直言不讳,忠也。'
寓意
强调诚实和直率的沟通方式,鼓励人们勇敢表达真实想法。
列子

1.

在朋友聚会上,小李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某部电影的看法。

2.

讨论项目进展时,经理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团队存在的问题。

3.

面对家人的关心,小王直言不讳地分享了自己的烦恼。

4.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教材的不同看法。

5.

在团队会议上,大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建议。

6.

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 ★梁斌《红旗谱》五十二

直言不讳的翻译
德语
offen sprechen
日语
率直に言う
法语
parler franchement
英语
speak frankly
直言不讳的字意分解
zhí
1:(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同本义。
3:又。
4:又。
5:竖。与“横”相对 。跟地面垂直的。
6: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7:直爽。
8:正。
9:正当,有理。
10:径直,一直。
11:又。
12:故意。
13:竟然。
14:只;仅仅。
15:简直。
16:&X({tè})。单单,单独。
17:伸直;挺直。
18:伸雪。
19:面对着,当。
20:遇,碰上。
21:当值,轮值,轮班。
22:担任。
23:价值相当于。
24:价值;代价。
25:又。
26:工钱。
27:即使。
28:当…时候。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ì
1:(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2:同本义。
3:隐;隐蔽。
4:畏,怕。
5:忌讳的事情。
6: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直言不讳,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í yán bù huì)。abcd式组合,直言不讳意思是:指说话直率,不拐弯抹角,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强调诚实和直率的沟通方式,鼓励人们勇敢表达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