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言巧语的解释
指用花哨的言辞和巧妙的语言来迷惑或欺骗他人,常用来形容虚伪或不诚实的言辞。
出处
1.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三》:“‘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2.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后演变为'花言巧语'。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虚伪和不诚实的言辞,提倡诚实和真实。
列子
1.
他用花言巧语哄骗了许多人,结果被识破后无人相信他。2.
她不相信男友的花言巧语,决定要看他的实际行动。3.
小孩被骗子用花言巧语引诱,幸好被及时发现。4.
面对老板的花言巧语,员工们选择了谨慎对待。5.
骗子用花言巧语让老人相信自己,试图诈取钱财。6.
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 ★鲁迅《而已集·可恶罪》花言巧语的翻译
德语
schmeichlerische Worte
日语
甘言巧言
法语
paroles doucereuses
英语
smooth talk
花言巧语的字意分解
huā
1:同本义。
2:草木花的总称。
3: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4:特指某一名花。
5: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6:喻指美女。
7:喻出卖色相的女子。
8:开花。
9: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
10:模糊不清。
11:姓。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qiǎo
1:(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2:同本义。
3:巧妙;精妙。
4:美好;美丽。
5:虚浮不实,伪诈。
6:技巧。

花言巧语,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uā yán qiǎo yǔ)。abcd式组合,花言巧语意思是:指用花哨的言辞和巧妙的语言来迷惑或欺骗他人,常用来形容虚伪或不诚实的言辞。 提醒人们要警惕虚伪和不诚实的言辞,提倡诚实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