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怒不敢言的解释
形容内心愤怒却不敢说出来,通常是由于害怕后果或权势压迫。
出处
1.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回:“珍哥、晁住虽是心里不愿意,也只得敢怒不敢言的。”2.
出自《史记·屈原列传》,原文为“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之言,盖其敢怒而不敢言也。”寓意
反映了在权威或压迫面前的无奈和屈服,提醒人们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列子
1.
小明在学校被欺负,只能敢怒不敢言。2.
面对不公的待遇,小张只能敢怒不敢言。3.
在老板面前,小李虽然不满但只能敢怒不敢言。4.
面对邻居的噪音,小王只能敢怒不敢言。5.
在家庭聚会上,小红对长辈的批评只能敢怒不敢言。6.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曾笑苏求功心切,不免责骂叱喝,工匠~。”敢怒不敢言的翻译
德语
wagt zu zürnen, aber nicht zu sprechen
日语
怒る勇気はあるが、口に出す勇気がない
法语
oser être en colère mais pas oser parler
英语
dare to be angry but not to speak out
敢怒不敢言的字意分解
gǎn
1:(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2: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3:谦词,自言冒昧。
4:岂敢;哪敢。
5:大约。
nù
1:(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同本义。
3:又。
4:谴责。
5:奋起;奋发。
6:激怒。
7:超过。
8: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9:》序。
10:妻子儿女。
11:彗星尾。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gǎn
1:(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2: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3:谦词,自言冒昧。
4:岂敢;哪敢。
5:大约。

敢怒不敢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ǎn nù bù gǎn yán)。abcd式组合,敢怒不敢言意思是:形容内心愤怒却不敢说出来,通常是由于害怕后果或权势压迫。 反映了在权威或压迫面前的无奈和屈服,提醒人们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