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气吞声的解释
忍气吞声形容在不利或压迫的情况下,勉强忍耐,不敢或不愿发作。
出处
1.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2.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四折:'我可也不敢大惊小怪,只得忍气吞声。'寓意
强调在不公平或压迫情况下保持忍耐的态度,提醒人们要有勇气面对不公。
列子
1.
在公司里,尽管受到不公平对待,小李只能忍气吞声。2.
面对邻居的无理取闹,小张选择忍气吞声,避免矛盾升级。3.
为了家庭的和睦,老王在与妻子争吵时总是忍气吞声。4.
在学校里,小明被欺负了,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告诉老师。5.
面对老板的苛刻要求,员工们只能忍气吞声地继续工作。6.
李瓶儿这边分明听见指骂的是他,把两只手气的冰冷,~,敢怒而不敢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二回忍气吞声的翻译
德语
seinen Ärger hinunterschlucken
日语
我慢する
法语
avaler sa colère
英语
swallow one's anger
忍气吞声的字意分解
rěn
1:(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2:同本义。
3:抑制; 克制。
4:愿意; 舍得。
5:认识,识别。
6:坚韧。
7:残忍;忍心;狠心。
8:怎;岂。
9:姓。
qì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tūn
1:(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2:同本义。
3:吞并,消灭掉。
4:容纳。
5:忍受。
6:痴呆。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忍气吞声,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rěn qì tūn shēng)。abcd式组合,忍气吞声意思是:忍气吞声形容在不利或压迫的情况下,勉强忍耐,不敢或不愿发作。 强调在不公平或压迫情况下保持忍耐的态度,提醒人们要有勇气面对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