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的解释
形容对人极度恭敬、讨好,带有谄媚的意思,常用作贬义。
出处
1.
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后人引申为卑躬屈膝。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尊严和原则。
列子
1.
小王为了得到升职的机会,对上司卑躬屈膝,实在让人看不起。2.
为了讨好客户,老李每次见面都卑躬屈膝地迎合对方的要求。3.
在班里,有些同学为了得到老师的偏爱,常常卑躬屈膝地表现。4.
为了保住工作,他不得不对老板卑躬屈膝地服从命令。5.
为了赢得比赛,他对裁判卑躬屈膝地讨好,希望得到有利判决。6.
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卑躬屈膝的翻译
德语
sich unterwürfig verhalten
日语
卑屈する
法语
se plier en quatre
英语
toadying
卑躬屈膝的字意分解
bēi
1:(椑之古字,本义是圆搕,一种酒器)。
2:地位低微。
3:地势低下。与“高”相对。
4:衰微,衰弱。
5:素质低下。
6:谦恭。
7:轻视,小看。
gōng
1:(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2:同本义。
3:生命。
4: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
5:自身;自己。
6:亲身;亲自。
7:稍微向前弯身,以表尊敬。
8:困苦危难。
qū
1:(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委屈;冤屈。
4:屈服。
5:治理,收治。
6:强迫。
7:理亏。
8: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9: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10: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xī
1:(形声。从肉,桼(qī)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卑躬屈膝,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ēi gōng qū xī)。abcd式组合,卑躬屈膝意思是:形容对人极度恭敬、讨好,带有谄媚的意思,常用作贬义。 提醒人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尊严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