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凛然 zhèng qì lǐn rán

abac式
拼音zhèng qì lǐn rán
注音ㄓㄥˋㄑㄧˋㄌㄧㄣˇㄖㄢˊ
繁体正氣凛然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正气凛然的解释
形容人正气浩然,威武不屈,令人敬畏。
出处

1.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2.

出自《宋史·文天祥传》,描述文天祥在元军面前坚守气节的表现。
寓意
强调坚持正义和道德的勇气,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保持正直。
列子

1.

面对恶势力,老师正气凛然地维护学生的权益。

2.

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正气凛然地站出来给予支持。

3.

当有人试图作弊时,监考老师正气凛然地制止了行为。

4.

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员工们正气凛然地提出抗议。

5.

在道德的考验面前,他始终正气凛然,坚持正义。

正气凛然的翻译
德语
gerecht und ehrfurchtgebietend
日语
正義凛然
法语
juste et imposant
英语
righteous and awe-inspiring
正气凛然的字意分解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lǐn
1:(形声。从仌(bīng)冰。禀(bǐng)声。本义:剌骨的寒冷)。
2:同本义。
3:严肃而可敬畏。
4:畏惧。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正气凛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èng qì lǐn rán)。abac式组合,正气凛然意思是:形容人正气浩然,威武不屈,令人敬畏。 强调坚持正义和道德的勇气,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保持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