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谀奉承的解释
形容对人虚情假意地奉承和讨好,常带有讽刺意味。
出处
1.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2.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阿谀奉承,曲意迎合'。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虚伪的奉承,保持真实和正直。
列子
1.
他总是阿谀奉承上司,希望能得到提拔。2.
同事们都看不起那个阿谀奉承的人。3.
她不喜欢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觉得他们很虚伪。4.
聚会上,他不停地阿谀奉承,让人感到不舒服。5.
小王通过阿谀奉承得到了一个不该属于他的机会。阿谀奉承的翻译
德语
schmeicheln und kriechen
日语
おべっかを使う
法语
flatter et courtiser
英语
flatter and fawn
阿谀奉承的字意分解
ē
1:(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同本义。
3:泛指山。
4:山坡。
5: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6:曲隅,角落。
7:水边。
8:曲从;迎合。
ā
1:(汉语名词词头,盛行于魏晋以后)。
2:加在亲属称呼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3: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称呼,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关系。
4:阿托(10-18)的简称。
5:表示疑问、肯定、呼召、祈请等语气。
ǎ
1:用于表示各种感情(如惊讶)。
à
1:
yú
1:(形声。从言,臾声。本义:奉承,谄媚) 同本义。
2:谄媚的话。
fèng
1:(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2:同本义。
3:恭敬地接受。
4:进献,下对上送东西。
5:送;给予,赐予。
6:为…效劳,侍候。
7:奉承。
8:贯彻,执行。
9:尊奉。
10:供奉,供养。
11:持,拿。
12:辅助,拥戴。
13:俸禄。
14:待遇,事奉。
15:奉天的省称 。1929年改名沈阳市。
16:姓。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继承。
3:接受;承受。

阿谀奉承,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ē yú fèng chéng)。abac式组合,阿谀奉承意思是:形容对人虚情假意地奉承和讨好,常带有讽刺意味。 提醒人们要警惕虚伪的奉承,保持真实和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