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着痒处的解释
比喻投其所好,迎合别人的心意或需求。
出处
1.
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因他投其所好,所以才搔着他的痒处。”寓意
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善于观察和迎合对方的需求,但也要注意适度。
列子
1.
他知道老板喜欢听好话,于是每次汇报工作都搔着痒处。2.
小明在和朋友聊天时,总能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真是搔着痒处。3.
为了让孩子乖乖吃饭,妈妈总会搔着痒处,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4.
在谈判中,他总是能找到对方的需求点,巧妙地搔着痒处。5.
为了吸引顾客,商家推出了许多搔着痒处的促销活动。6.
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的时候少。 ★鲁迅《朝花夕拾·》搔着痒处的翻译
德语
jucken, wo es juckt
日语
かゆいところをかく
法语
gratter là où ça démange
英语
scratch where it itches
搔着痒处的字意分解
sāo
1:(形声。从手,蚤声。本义:用指甲轻刮)。
2:同本义。
3:骚扰;骚乱。
zhāo
1:(著的俗字)。
2:放置。
3:安顿。
4: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5: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6:是;对 。用于答语,表示同意。
zháo
1:(著的俗字)。
2:燃烧。
3:遇;受到。
4:觉得。
5:中,恰好合上。
6:得当,对。
7: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zhe
1:(著的俗字)。
2: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3: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
4: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
zhuó
1:(着为著的俗字)。
2:穿。
3:附着;加…于上。
4:又。
5:接触;挨上。
6:安置,放置。
7:差使;打发。
8:关切。
9:生长;增添。
10:用。
11:开。
12:结。
13:命令 。旧时公文用语。
14: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15:泛指服装。
16:酒器。
yǎng
1:(形声。从疒(chuáng),养声。本义:一种皮肤不适、引人欲搔的感觉)。
2:形容某些难以抑制的强烈愿望。
chú
1:(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hū)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hù)”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同本义。
3:居住;生活。
4:居家不仕,隐居。
5:惩罚。
6:治理;办理。
7:决断;定夺。
8:对待。
9:相交,交往。
10:定,常。
chù
1: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搔着痒处,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āo zhe yǎng chù)。abcd式组合,搔着痒处意思是:比喻投其所好,迎合别人的心意或需求。 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善于观察和迎合对方的需求,但也要注意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