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 wù yǐ lèi jù

abcd式
拼音wù yǐ lèi jù
注音ㄨˋㄧˇㄌㄟˋㄐㄩˋ
繁体物以類聚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物以类聚的解释
意思是指物体或人根据其性质、特点等聚集在一起,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有相似的特性而聚集在一起。
出处

1.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

《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寓意
强调相似性在人际关系和事物聚集中的作用,提醒人们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交往的对象。
列子

1.

在兴趣小组里,大家物以类聚,讨论得非常热烈。

2.

这个俱乐部里,物以类聚,大家都是喜欢运动的人。

3.

同学们在课堂上物以类聚,分成了几个小组进行讨论。

4.

社区里的居民物以类聚,常常一起组织活动。

5.

在书店里,物以类聚,喜欢同一类型书籍的人总会聚在一起讨论。

6.

自古道:~。过迁性喜游荡,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诱打合。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物以类聚的翻译
德语
Gleich und Gleich gesellt sich gern
日语
類は友を呼ぶ
法语
qui se ressemble s'assemble
英语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3:物件,东西。
4:事;事情。
5:社会,外界环境。
6:杂色牛。
7:杂色的旗。
8:牲畜的种类、 品级。
9:颜色。
10: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11:物产。
12:他人;众人。
13:神灵。
14:标记,记号。
15:选择。
16:观察。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lèi
1:(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
2:同本义。
3:又。
4:族类。
5:事例;条例。
6:缺点,毛病。
7:古祭名,祭天。
8:相似;像。
9:又。
10:类比;类推。
11:偏,不平。
12:大抵;大都。
1:(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同本义。
3:众;集团;一伙。
4:地名 。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5:会合;聚集。
6:积蓄,累积。
7:征集。
8:使民众聚居。

物以类聚,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ù yǐ lèi jù)。abcd式组合,物以类聚意思是:意思是指物体或人根据其性质、特点等聚集在一起,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有相似的特性而聚集在一起。 强调相似性在人际关系和事物聚集中的作用,提醒人们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交往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