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胡卢的解释
形容说话含糊其辞,不肯直说,遮遮掩掩的样子。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2.
出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这番言语,直是掩口胡卢,教人莫测高深。”寓意
提醒人们在沟通中应避免含糊其辞,坦诚相待才能建立信任。
列子
1.
他问起这件事的细节时,对方总是掩口胡卢,不肯说清楚。2.
在讨论计划时,他总是掩口胡卢,让大家觉得他没有诚意。3.
当被问到晚归的原因时,她总是掩口胡卢,让家人很担心。4.
老板在解释公司政策时,总是掩口胡卢,让员工们感到困惑。5.
在朋友聚会上,他总是掩口胡卢地谈论自己的感情生活,让大家好奇。6.
视成所蓄,~而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的翻译
德语
ausweichend sein
日语
言を濁す
法语
être évasif
英语
be evasive
掩口胡卢的字意分解
yǎn
1:(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2:同本义。
3:藏。
4:止。
5:关闭;合上。
6:抹杀。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hú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怎样;何。
6:为什么;何。
7:黑。
8:胡须。
9:见“胡同”(hútong)“衚”。
lú
1:(形声。甲骨文字形,从皿,虎声。本义:饭器)。
2:同本义。
3:房屋。
4:瞳人。
5:头盖骨。
6:黑色。
7:姓。

掩口胡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ǎn kǒu hú lú)。abac式组合,掩口胡卢意思是:形容说话含糊其辞,不肯直说,遮遮掩掩的样子。 提醒人们在沟通中应避免含糊其辞,坦诚相待才能建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