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谔之节 jiǎn è zhī jié

abac式
拼音jiǎn è zhī jié
注音ㄐㄧㄢˇㄜˇㄓㄐㄧㄝˊ
繁体謇諤之節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謇谔之节的解释
形容正直敢言、不畏强权的品节和气节。
出处

1.

《后汉书·陈忠传》:“忠臣尽謇谔之节,不畏逆耳之害。”

2.

出自《后汉书·党锢列传序》:'(陈)蕃、(李)膺以刚为名,(范)滂、(张)俭以节为高,……謇谔之节,皭然如日月之明,终不可掩。'
寓意
强调正直无畏的品质,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勇敢发声。
列子

1.

面对不公的待遇,他始终保持謇谔之节,坚持自己的原则。

2.

在公司内部讨论时,他以謇谔之节直言不讳,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3.

即使受到威胁,他也坚持謇谔之节,绝不妥协。

4.

在朋友圈中,他以謇谔之节著称,常常为朋友出谋划策。

5.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导孩子要有謇谔之节,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6.

王汝训诸人建言,挺~,洊历卿贰,不陨厥问。 ★《明史·吴羽文传》

謇谔之节的翻译
德语
aufrecht und offen
日语
正直で率直
法语
intègre et franc
英语
upright and outspoken
謇谔之节的字意分解
jiǎn
1:(形声。从言,寒省声。本义:口吃) 同本义。
2:直言不讳,正直。
è
1:(形声。从言,咢声。本义:正直的话)同本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jiē
1:——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jié
1:(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3:骨节,节骨眼,关键。
4: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5:气节;节操。
6:节令,节气。
7:节度。
8: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9: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10:节拍,节奏。
11: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12: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13: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14:减省。
15:节制;管束。
16:调节。
17:高峻的样子。

謇谔之节,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n è zhī jié)。abac式组合,謇谔之节意思是:形容正直敢言、不畏强权的品节和气节。 强调正直无畏的品质,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勇敢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