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作地 fān tiān zuò dì

abac式
拼音fān tiān zuò dì
注音ㄈㄢㄊㄧㄢㄗㄨㄛˋㄉㄧˋ
繁体飜天作地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翻天作地的解释
形容大规模的翻动、改造,常用来比喻对某事物的彻底改变或大动干戈。
出处

1.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我只当他是个好人,原来他是个翻天作地的人。”
寓意
强调对事物进行彻底的改变,体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
列子

1.

小明在自己的房间里翻天作地地整理衣物,准备迎接新学期。

2.

为了准备这次展览,艺术家们在工作室里翻天作地地创作。

3.

为了给花园换个新面貌,园丁们翻天作地地重新规划布局。

4.

为了找到丢失的项链,姐姐在房间里翻天作地地寻找。

5.

为了装修新房,工人们在工地上翻天作地地忙碌。

翻天作地的翻译
德语
die Welt auf den Kopf stellen
日语
天地をひっくり返す
法语
bouleverser le monde
英语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翻天作地的字意分解
fān
1:(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2:同本义。
3:翻转;翻腾。
4: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5:演唱;演奏。
6: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ti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7:天堂 。
8:一昼夜 。
9: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10: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11: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2:气象状态。
13:丈夫 。
14:如:失其所天。
15:指先天不足。
16:古代指君王 。
17: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18:头等大事。
19:人的额部 。
20:如:天炙(朱水点额)。
21:天然的;天生的。
22:顶上的;架空的 。
23:姓。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翻天作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ān tiān zuò dì)。abac式组合,翻天作地意思是:形容大规模的翻动、改造,常用来比喻对某事物的彻底改变或大动干戈。 强调对事物进行彻底的改变,体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