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动 àn bīng bù dòng

abcc式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注音ㄢˋㄅㄧㄥㄅㄨˋㄉㄨㄥˋ
繁体按兵不動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按兵不动的解释
原意指军队按兵不动,按原计划行事,现多指在等待时机或不轻举妄动。
出处

1.

《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2.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兵不动'
寓意
强调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冷静,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
列子

1.

面对市场的波动,他决定按兵不动,等待更好的时机。

2.

在比赛中,对手突然改变策略,他选择按兵不动,观察对方的动向。

3.

虽然项目进展缓慢,但团队决定按兵不动,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

4.

面对朋友的挑衅,他选择按兵不动,不想让事情升级。

5.

在投资领域,他总是按兵不动,等待最佳的入场时机。

6.

又听得寨前炮响,史文恭~,只要等他入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

按兵不动的翻译
德语
die Stellung halten
日语
兵を動かさない
法语
rester en position
英语
hold one's position
按兵不动的字意分解
àn
1:(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2:同本义。
3:控制;抑止。
4:考察,考验。
5:打。
6: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7:巡视。
8:安置;安定。
9:依据;依照;按照。
10:姓。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òng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
3: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4:动摇;震撼。
5:触动感应;感动。
6:萌动。
7:做;操作;劳作。
8:动不动,常常。

按兵不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àn bīng bù dòng)。abcc式组合,按兵不动意思是:原意指军队按兵不动,按原计划行事,现多指在等待时机或不轻举妄动。 强调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冷静,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