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若素的解释
形容对外界的干扰或不利因素泰然处之,保持平常心,表现出一种从容淡定的态度。
出处
1.
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2.
出自《孟子·离娄下》中的“仲尼不为已甚者”,后演变为“安之若素”。寓意
强调在面对困难或不利情况时保持冷静和从容,体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
列子
1.
面对考试失利,他安之若素,继续努力复习。2.
股票市场波动时,他安之若素,保持自己的投资策略。3.
尽管天气不好,她安之若素,依然按计划出门旅行。4.
比赛失利后,队长安之若素,鼓励队友继续努力。5.
工作中遇到困难,他安之若素,冷静地寻找解决方案。6.
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安之若素的翻译
德语
gelassen hinnehmen
日语
平然と受け入れる
法语
prendre avec calme
英语
take it in stride
安之若素的字意分解
ān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3:安逸,安乐。
4:安宁。
5:缓慢。
6:使安定。
7:安抚,安顿抚慰。
8:安排;安置。
9:安心。习惯、满足于。
10:安装。
11: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12:“安培”的简称。
13:谁;何;什么。
14:哪里,何处。
15: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rě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sù
1:(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同本义。
3: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4: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5:本质;本性。
6:蔬菜瓜果等副食。
7:旧交。
8:姓 。三国魏有素利。
9:白色,雪白。
10:质朴;不加装饰。
11: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12:平素,往常,旧时。
13:寒素,低微。
14:诚心的,真情的。
15:预先。

安之若素,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ān zhī ruò sù)。abcd式组合,安之若素意思是:形容对外界的干扰或不利因素泰然处之,保持平常心,表现出一种从容淡定的态度。 强调在面对困难或不利情况时保持冷静和从容,体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