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颜婢色 nú yán bì sè

abac式
拼音nú yán bì sè
注音ㄋㄩˊㄧㄢˊㄅㄧˋㄙㄜˋ
繁体奴顔婢色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奴颜婢色的解释
形容奴才和婢女的卑贱相貌,现多用来形容谄媚、奴颜婢膝的样子。
出处

1.

宋·王禹偁《送柳宜通判全州序》:“与夫谄权媚势,奴颜婢色,因采风谣司漕运者言而得之者远矣。”

2.

出自《晋书·贾充传》,原文为“充虽有雄豪之才,而性多忌克,奴颜婢色,以事晋文王。”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丧失尊严,强调保持独立人格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为了得到老板的赏识,总是奴颜婢色地迎合对方。

2.

每次看到他那奴颜婢色的样子,我就觉得很不舒服。

3.

她对上司奴颜婢色,对下属却颐指气使。

4.

为了得到晋升的机会,他不惜奴颜婢色地讨好领导。

5.

在聚会上,他奴颜婢色地围着有钱人转,令人鄙视。

奴颜婢色的翻译
德语
servil und kriecherisch
日语
奴隷根性
法语
servile et obséquieux
英语
servile and obsequious
奴颜婢色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2:同本义。
3:对人的鄙称。
4:自称。
5:古时青年女子的自称,或称“奴家”。
6:看作奴仆;贬低;使沦为奴隶。
7:水不流动。
yán
1:(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2:印堂,两眉之间。
3:额头。
4:面容,脸色。
5:姓。
1:(形声。从女,卑声。本义:旧社会里被迫受剥削阶级役使的女子)。
2:古代罪人的眷属没入宫为婢,后通称受役使的女子。
3:古代妇女的谦称。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奴颜婢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ú yán bì sè)。abac式组合,奴颜婢色意思是:形容奴才和婢女的卑贱相貌,现多用来形容谄媚、奴颜婢膝的样子。 提醒人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丧失尊严,强调保持独立人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