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不达意的解释
形容语言表达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出处
1.
《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2.
出自《论语·公冶长》:'辞达而已矣。'后世演变为'辞不达意',意为言辞不能表达出内心所想。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误解和遗漏。
列子
1.
小明在作文中总是觉得辞不达意,无法表达出自己真正想说的话。2.
在讨论会上,他觉得自己的发言辞不达意,无法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3.
虽然她努力解释,但还是觉得辞不达意,无法让对方完全理解。4.
写信时,他总是觉得辞不达意,无法表达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5.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时,他觉得辞不达意,无法完全理解课文的深意。6.
大概学作文时,总患~。 ★鲁迅《两地书》一一辞不达意的翻译
德语
seine Gedanken nicht adäquat ausdrücken können
日语
言葉が思いを伝えきれない
法语
ne pas réussir à exprimer ses pensées de manière adéquate
英语
fail to express one's thoughts adequately
辞不达意的字意分解
cí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7:借口,口实。
8: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9:说讲。
10:辞别;告别。
11:推却不受。
12:审讯。
13:遣去。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á
1:(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2:同本义。泛指畅通。
3:到达,通到。
4: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
5: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6:荐举。
7:将意思表达出来。
8:通行的;共同的。
9: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
10: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
11: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12:姓。
yì
1:(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同本义。
3: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4:胸怀;内心。
5:情意;感情。
6:意气; 气势。
7:意图。
8:神情、态度。
9:意料;猜测。
10:怀疑。

辞不达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í bù dá yì)。abcd式组合,辞不达意意思是:形容语言表达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误解和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