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的解释
形容说话内容充实,有具体的意义和价值。
出处
1.
《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2.
《论语·卫灵公》:'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后人根据此意引申出'言之有物'。寓意
强调说话或写作时要有实质内容,避免空话,体现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
列子
1.
他在讲座上言之有物,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2.
这篇文章言之有物,每个观点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证。3.
老师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言之有物,不要写一些空洞的废话。4.
他的演讲言之有物,让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理解。5.
讨论时,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言之有物,避免无谓的争论。6.
惟首两句笼罩全篇,末句总结大意,不必~。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回言之有物的翻译
德语
mit Substanz sprechen
日语
具体的な内容を話す
法语
parler avec substance
英语
speak with substance
言之有物的字意分解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wù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3:物件,东西。
4:事;事情。
5:社会,外界环境。
6:杂色牛。
7:杂色的旗。
8:牲畜的种类、 品级。
9:颜色。
10: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11:物产。
12:他人;众人。
13:神灵。
14:标记,记号。
15:选择。
16:观察。

言之有物,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zhī yǒu wù)。abcd式组合,言之有物意思是:形容说话内容充实,有具体的意义和价值。 强调说话或写作时要有实质内容,避免空话,体现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