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才无阂的解释
形容辩论的才能非常高超,没有人能够阻挡或匹敌。
出处
1.
《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句为“辩才无阂”,意为王莽的辩才无人能敌。寓意
强调个人在言辞表达上的卓越才能和影响力。
列子
1.
在辩论赛上,小明以其辩才无阂赢得了观众的掌声。2.
面对质疑,教授用其辩才无阂逐一回应,赢得了大家的尊重。3.
在法庭上,律师凭借其辩才无阂为当事人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4.
在家庭聚会上,表哥的辩才无阂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5.
在课堂讨论中,同学的辩才无阂让老师也感到惊讶。辩才无阂的翻译
德语
unerreichte Beredsamkeit
日语
弁舌無礙
法语
éloquence sans égal
英语
unrivaled eloquence
辩才无阂的字意分解
biàn
1:(形声。从言,辡(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2:同本义。
3:分别,辨别
4:治理,办理。
5:有口才,善言辞。
c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同本义。
3:有才能;有本领。
4:才力;才能。
5:人才。常写作“材”。
6: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7:材资;本能。
8:刚刚。
9: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10: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11:强调确定语气。
12:姓。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hé
1:(形声。从门,亥声。(ài)本义:从门外关门)。
2:阻隔,不畅通;妨碍。
3:止。
4:限制。

辩才无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iàn cái wú hé)。abcd式组合,辩才无阂意思是:形容辩论的才能非常高超,没有人能够阻挡或匹敌。 强调个人在言辞表达上的卓越才能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