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无伦次 yǔ wú lún cì

abcd式
拼音yǔ wú lún cì
注音ㄩˋㄇㄛˊㄌㄩㄣˊㄘˋ
繁体語無倫次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无伦次的解释
形容说话没有条理,语意混乱。
出处

1.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七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2.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他平日是个语无伦次的人,今日如何能说得出这许多话来?'
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需要保持清晰和条理,避免因紧张或情绪影响而导致交流障碍。
列子

1.

他在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时,语无伦次,让听众一头雾水。

2.

考试时太紧张,小明答题时语无伦次,结果考得很差。

3.

她在电话里语无伦次地解释迟到的原因,让人难以理解。

4.

会议上,他语无伦次地汇报工作,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5.

小孩受惊吓后,语无伦次地向父母描述所见到的情景。

6.

他~地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语无伦次的翻译
德语
unverständlich
日语
支離滅裂
法语
incohérent
英语
incoherent
语无伦次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同本义。
3:交谈,说话。
4:又。
5:鸟兽虫类鸣叫。
6:说的话。
7:词语。
8:语言。
1:告诉,使知道。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lún
1:(形声。从人,仑(lún)声。本义:辈,类)。
2:同本义。
3:条理,顺序。
4: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5:道理,义理。
6:意义。
7:
8:顺其纹理。
9:类比,匹敌。
10:议论。
11:姓。
1:(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2:同本义。
3: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4:第二,居其次。
5:顺序,等第。

语无伦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ǔ wú lún cì)。abcd式组合,语无伦次意思是:形容说话没有条理,语意混乱。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需要保持清晰和条理,避免因紧张或情绪影响而导致交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