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善辩 néng yán shàn biàn

abcd式
拼音néng yán shàn biàn
注音ㄋㄥˊㄧㄢˊㄕㄢˋㄅㄧㄢˋ
繁体能言善辯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能言善辩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善于辩论,具有很强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出处

1.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2.

出自《汉书·王吉传》:'能言善辩,动众心。'
寓意
强调口才和辩论能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表达来影响他人。
列子

1.

他在辩论赛上能言善辩,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2.

小李在推销产品时能言善辩,很快就达成了交易。

3.

面对质疑,她能言善辩,成功地说服了大家。

4.

他在法庭上能言善辩,成功地为当事人辩护。

5.

小张在课堂上能言善辩,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

6.

而且伶牙俐齿,~。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能言善辩的翻译
德语
beredt und überzeugend
日语
雄弁で説得力がある
法语
éloquent et persuasif
英语
eloquent and persuasive
能言善辩的字意分解
néng
1:(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3:才能,能力。
4:有才能的人。
5:又。
6:形状。
7:能够,主、客条件具备,会作,会做,会完成。
8:会;善于。
9:友好,亲善;和睦。
10:忍受。
11:表示指示或程度,相当于“如此”、“这样”。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shàn
1:(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同本义。
3:好;美好。
4:善良;好心。
5:慈善。
6:表示应诺。对,好。
7:高明,工巧。
8: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9: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10:修治。
11:羡慕。
12:喜爱。
13:认为好。
14:赞许。
15:友好,亲善。
16:好人;好事;好处。
17:好好地。
18:多;常;易。
19:姓。
biàn
1:(形声。从言,辡(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2:同本义。
3:分别,辨别
4:治理,办理。
5:有口才,善言辞。

能言善辩,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néng yán shàn biàn)。abcd式组合,能言善辩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善于辩论,具有很强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强调口才和辩论能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表达来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