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口才好,滔滔不绝,像瀑布一样流畅。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2.
出自《汉书·枚乘传》:'口若悬河,舌如利刃'。寓意
强调口才出色,能够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列子
1.
他在辩论赛上口若悬河,赢得了观众的掌声。2.
小李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地讲解历史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3.
聚会上,他口若悬河地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大家听得入迷。4.
演讲比赛中,她口若悬河,展现了出色的口才。5.
在家庭聚会上,爷爷口若悬河地讲述自己的年轻时光,大家听得津津乐道。6.
知县见他说的~,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口若悬河的翻译
德语
beredt wie ein Wasserfall
日语
弁舌さわやか
法语
éloquent comme une cascade
英语
eloquent as a waterfall
口若悬河的字意分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rě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xuán
1:(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2:同本义。
3:凭空设想;揣测。
4:系连,关联。
5: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hé
1:(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同本义。
3:河流的通称。
4:天河,银河。

口若悬河,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ruò xuán hé)。abcd式组合,口若悬河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口才好,滔滔不绝,像瀑布一样流畅。 强调口才出色,能够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