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言直谏的解释
指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或建议,通常用于忠言劝谏。
出处
1.
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犯君之怒,敢以死谏。'表达了直言进谏的勇气。寓意
强调勇于直言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合适的场合提出建设性意见。
列子
1.
在家庭会议上,小明犯言直谏,提出了许多改进家庭关系的建议。2.
在公司年会上,张经理犯言直谏,指出了公司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3.
在朋友聚会上,李华犯言直谏,提醒大家注意饮酒安全。4.
在班会上,同学们犯言直谏,讨论如何改善班级氛围。5.
在社区活动中,居民们犯言直谏,提出了许多改善社区环境的建议。犯言直谏的翻译
德语
offen sprechen und Ratschläge geben
日语
率直に意見を述べる
法语
parler franchement et donner des conseils
英语
speak frankly and offer advice
犯言直谏的字意分解
fàn
1:同本义。
2:触犯,冒犯。
3:袭击。
4:遭遇;顶着;冒着。
5:又。
6:侵害。
7:伤害,损害。
8:欺凌,污辱。
9:违背;违反。
10:值得(与不连用)。
11:制服;胜。
12:落入;落到。
13:至,到。
14:犯人,罪犯。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zhí
1:(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同本义。
3:又。
4:又。
5:竖。与“横”相对 。跟地面垂直的。
6: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7:直爽。
8:正。
9:正当,有理。
10:径直,一直。
11:又。
12:故意。
13:竟然。
14:只;仅仅。
15:简直。
16:&X({tè})。单单,单独。
17:伸直;挺直。
18:伸雪。
19:面对着,当。
20:遇,碰上。
21:当值,轮值,轮班。
22:担任。
23:价值相当于。
24:价值;代价。
25:又。
26:工钱。
27:即使。
28:当…时候。
jiàn
1:(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2:同本义。
3:匡正;挽回。
4:离间。
5:谏官。
6:间谍。
7:姓。

犯言直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àn yán zhí jiàn)。abcd式组合,犯言直谏意思是:指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或建议,通常用于忠言劝谏。 强调勇于直言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合适的场合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