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经诹史的解释
形容在做决策或处理事务时,广泛征求意见,参考历史经验。
出处
1.
清·方苞《送王篛林南归序》:“至则解衣盘薄,谘经诹史,旁若无人。”2.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谘于刍荛,谋及妇人。' 意思是广泛征求意见。寓意
强调在决策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意见和参考历史经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列子
1.
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时,管理层谘经诹史,广泛听取各部门的意见。2.
小王在写毕业论文时,谘经诹史,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3.
为了更好地规划社区活动,居民委员会谘经诹史,征求了居民的建议。4.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行社谘经诹史,考虑了游客的反馈和历史数据。5.
为了改善家庭关系,父母谘经诹史,参考了心理学家的建议。谘经诹史的翻译
德语
weitgehend konsultieren und die Geschichte überprüfen
日语
広く相談して歴史を検討する
法语
consulter largement et examiner l'histoire
英语
consult widely and review history
谘经诹史的字意分解
zī
1:征询;商议。
jīng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7: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8: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9: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0:小路,途径。
11:治理。
12:经过,经历。
13:经营;料理。
14:量度;筹划。
15:上吊,缢死。
16:正常;经常。
jìng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zōu
1:(形声。从言,取声。本义:咨询;询问)。
2:同本义(征求关于祭祀、征伐或行政管理方面的意见)。
3:挑选。
4:商议。
shǐ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古官名。职别各异。
3: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
4: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
5:太史令的简称。
6:史册,历史。
7:古代官府的佐吏。
8: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
9:画师。
10:姓。

谘经诹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jīng zōu shǐ)。abac式组合,谘经诹史意思是:形容在做决策或处理事务时,广泛征求意见,参考历史经验。 强调在决策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意见和参考历史经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