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自用的解释
形容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
1.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项王刚愎自用,轻用其众”。寓意
提醒人们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避免因固执而犯错。
列子
1.
他在讨论中总是刚愎自用,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2.
因为刚愎自用,他错过了很多改进的机会。3.
团队合作需要大家的意见,他却刚愎自用,导致项目失败。4.
如果他能少一些刚愎自用,或许能避免很多误会。5.
她因为刚愎自用,总是与同事发生冲突。6.
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 ★茅盾《子夜》十刚愎自用的翻译
德语
stur und selbstgefällig
日语
頑固で自己中心的
法语
obstiné et sûr de soi
英语
obstinate and self-opinionated
刚愎自用的字意分解
gāng
1:(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2:同本义。
3:坚强。
4:刚正,刚直方正。
5:倔强固执。
6:刚直。
7: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相当于“刚才”。
bì
1:(会意。从心,复声。本义:不听从) 同本义。
2:拒绝。
zì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yò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同本义。
3: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4: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5:治理;管理。
6:出力;效命。
7:需要。
8:执政;当权。
9:行事;行动。
10:功用;功能。
11:器用;物质。
12:费用,资财。
13:因;由。
14:凭,拿。
15:因,因为。
16: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
17: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为的是”。

刚愎自用,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gāng bì zì yòng)。abcd式组合,刚愎自用意思是:形容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 提醒人们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避免因固执而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