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abcd式
拼音yī yì gū xíng
注音ㄧㄧˋㄍㄨㄏㄤˊ
繁体一意孤行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一意孤行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独自行动。
出处

1.

《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2.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邹忌修八尺有余,而智勇多谋,战必胜,攻必取,吾未尝见人一意孤行者也。'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避免因固执己见而导致失败。
列子

1.

小明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常常一意孤行。

2.

即使大家都反对他的计划,他还是一意孤行,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3.

她在做决定时总是喜欢一意孤行,从不考虑他人的意见。

4.

他在选择职业道路上一直一意孤行,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5.

尽管朋友们劝他不要冒险,他还是一意孤行,结果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6.

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与虏订城下之盟。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一意孤行的翻译
德语
einen eigenen Weg gehen
日语
我が道を行く
法语
faire cavalier seul
英语
go one's own way
一意孤行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1:(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同本义。
3: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4:胸怀;内心。
5:情意;感情。
6:意气; 气势。
7:意图。
8:神情、态度。
9:意料;猜测。
10:怀疑。
1:(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2:同本义。
3:古代王侯的自称。
4:单独;孤独。
5:孤高。
6:独特。
7:负,负恩,背弃恩德。
8:狐立于。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一意孤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yì gū xíng)。abcd式组合,一意孤行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独自行动。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避免因固执己见而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