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敢谏的解释
指冒着触犯君王威严的危险,直言进谏。形容臣子对君王敢于直言规劝的勇气和忠诚。
出处
1.
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2.
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指屈原敢于犯颜直谏楚王。寓意
强调忠诚和勇气,鼓励人们敢于直言,坚持原则。
列子
1.
面对老板的错误决策,小李犯颜敢谏,最终得到了老板的认可。2.
在家庭聚会上,弟弟犯颜敢谏,劝阻了父亲的不当决定。3.
在朋友圈中,小王犯颜敢谏,提醒大家注意网络安全。4.
面对团队中的不合理安排,小张犯颜敢谏,提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5.
在学校的班会上,班长犯颜敢谏,建议老师改进教学方法。6.
是以~之士,恒于君臣之际,而绝不闻之朋友之间。 ★明·李贽《焚书·答耿司寇》犯颜敢谏的翻译
德语
es wagen, zu remonstrieren, trotz des Risikos, zu beleidigen
日语
冒して諫言する
法语
oser protester au risque de déplaire
英语
dare to remonstrate at the risk of offending
犯颜敢谏的字意分解
fàn
1:同本义。
2:触犯,冒犯。
3:袭击。
4:遭遇;顶着;冒着。
5:又。
6:侵害。
7:伤害,损害。
8:欺凌,污辱。
9:违背;违反。
10:值得(与不连用)。
11:制服;胜。
12:落入;落到。
13:至,到。
14:犯人,罪犯。
yán
1:(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2:印堂,两眉之间。
3:额头。
4:面容,脸色。
5:姓。
gǎn
1:(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2: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3:谦词,自言冒昧。
4:岂敢;哪敢。
5:大约。
jiàn
1:(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2:同本义。
3:匡正;挽回。
4:离间。
5:谏官。
6:间谍。
7:姓。

犯颜敢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àn yán gǎn jiàn)。abcd式组合,犯颜敢谏意思是:指冒着触犯君王威严的危险,直言进谏。形容臣子对君王敢于直言规劝的勇气和忠诚。 强调忠诚和勇气,鼓励人们敢于直言,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