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启行 yuán róng qǐ xíng

abac式
拼音yuán róng qǐ xíng
注音ㄩㄢˊㄖㄨㄥˊㄑㄧˇㄏㄤˊ
繁体元戎啓行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元戎启行的解释
形容军队或将领开始行动,通常指军事行动的开始或准备阶段。
出处

1.

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元戎十乘,以讨不庭。'后演变成'元戎启行',用来形容军队行动。
寓意
强调行动的开始和决策的果断性,体现执行力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模拟军事演习中,指挥官下达命令后,部队元戎启行,向目标区域进发。

2.

当听到警报声后,消防队员迅速元戎启行,赶往火灾现场。

3.

在紧急救援行动中,救援队员们元戎启行,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援工作。

4.

在户外探险活动中,队长一声令下,大家元戎启行,开始了新的冒险旅程。

5.

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们元戎启行,朝着终点线全力冲刺。

6.

唐·柳宗元《剑门铭》:“鼖鼓一振,~,取其渠魁,以为大戮。”

元戎启行的翻译
德语
die Kampagne starten
日语
作戦を開始する
法语
lancer la campagne
英语
launch the campaign
元戎启行的字意分解
yuán
1:(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2:同本义。
3:天。
4:君。
5:开始;起端。
6:道家所谓的道。
7:指帝王年号。
8:朝代名 。1206 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 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9:又。
10:第一,居首位的。
11:大。
12:本来;向来;原来。
13: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14:又。
róng
1:(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2:同本义。
3:兵车。
4:军队。
5:战争。敌对双方的军事行动。
6:戎羌,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7:兵士。
8:敌寇。
9:古国名 。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
10:征伐;进行武装的敌对行动。
11:拔除。
12:假借为“从”。相助。
13:假借为“崇”。大。
14: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15:姓。
1:(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2:同本义。
3:经传皆作“啟”。
4:启发;教育。
5:出发;起程。
6:开拓;开创。
7:启奏;禀告。
8:又。
9:跪。
10:省视,察看。
11:书信。
12:官方文件。
13:中国古代指立春、立夏。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元戎启行,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uán róng qǐ xíng)。abac式组合,元戎启行意思是:形容军队或将领开始行动,通常指军事行动的开始或准备阶段。 强调行动的开始和决策的果断性,体现执行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