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 yī gǔ zuò qì

abcc式
拼音yī gǔ zuò qì
注音ㄧㄍㄨˇㄗㄨㄛˋㄑㄧˋ
繁体一皷作氣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一鼓作气的解释
形容鼓起勇气,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不中途停顿。比喻趁着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地完成任务。
出处

1.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寓意
鼓励人们在做事时要有决心和毅力,抓住时机,一次性完成任务。
列子

1.

他决定一鼓作气完成这篇论文,不让其他事情干扰。

2.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们一鼓作气地进行最后的冲刺。

3.

她一鼓作气地整理了整个房间,感觉轻松了许多。

4.

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项目,团队成员一鼓作气地加班加点。

5.

他一鼓作气地背完了所有的单词,终于通过了考试。

6.

初听这话,还是~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一鼓作气的翻译
德语
auf einen Streich
日语
一気に
法语
d'un seul coup
英语
in one go
一鼓作气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同本义。
3:鼓面。
4:指鼓声。
5:钟磬被敲击之处。
6: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7: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8:击鼓进攻。
9:泛指敲击, 弹奏。
10:挥动。
11:拍打;振动。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一鼓作气,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gǔ zuò qì)。abcc式组合,一鼓作气意思是:形容鼓起勇气,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不中途停顿。比喻趁着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地完成任务。 鼓励人们在做事时要有决心和毅力,抓住时机,一次性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