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abac式
拼音yán chuán shēn jiào
注音ㄧㄢˊㄔㄨㄢˊㄕㄣㄐㄧㄠˋ
繁体言傳身教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言传身教的解释
指用语言传授知识和用实际行动做出榜样。强调言行一致,通过言传和身教来教育他人。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2.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后人引申为言传身教。
寓意
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鼓励通过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他人。
列子

1.

父母常常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导孩子要诚实守信。

2.

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爷爷奶奶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我们许多生活智慧。

4.

在团队中,领导者用言传身教来激励大家努力工作。

5.

社区里的长者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年轻人尊老爱幼。

6.

这般~的情景,社员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

言传身教的翻译
德语
durch Worte und Beispiel lehren
日语
言伝身教
法语
enseigner par la parole et l'exemple
英语
teaching by words and example
言传身教的字意分解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chuán
1:传递;传送。
2:传授。
3:让位;传代。
4:留传。
5: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6: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zhuàn
1:驿站所备的车。
2:驿站;驿舍。
3:符信。
4:传记。
5:又。
6: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7:作传;记载。
shēn
1:(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同本义。
3:物件的主体部分。
4:自己,自身。
5:生命,性命。
6:地位或身分。
7:毕生,一辈子。
8:亲身,亲自。
9:怀孕。
10:体验。
11:担当。
12:担任。
jiāo
1: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2:使;令;让。
jiào
1:(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同本义。
3:叫;让。
4:教育;教材。

言传身教,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chuán shēn jiào)。abac式组合,言传身教意思是:指用语言传授知识和用实际行动做出榜样。强调言行一致,通过言传和身教来教育他人。 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鼓励通过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