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的解释
形容口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言行不一致。
出处
1.
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2.
《论语·为政》:'巧言令色,鲜矣仁。' 后世演变为'口是心非',用以描述虚伪的行为。寓意
警示人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反对虚伪和欺骗。
列子
1.
小明虽然口是心非地答应了朋友的请求,但心里却觉得这件事不太妥当。2.
在聚会上,他口是心非地称赞了别人的菜肴,但自己却没吃几口。3.
她口是心非地说喜欢那个礼物,但从她的表情看,她并不满意。4.
老板口是心非地表扬了员工的工作,但暗地里却在考虑换人。5.
他口是心非地答应了合作,但其实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机会。6.
俺哥哥原来是~,不是好人了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口是心非的翻译
德语
etwas sagen und etwas anderes meinen
日语
口先心後
法语
dire une chose et en penser une autre
英语
say one thing and mean another
口是心非的字意分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shì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同本义。
3:对的,正确的。
4:此,这。
5: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6:遵从,以为法则。
7: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8: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9:表示让步。
10:表示肯定 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11:“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12: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平时太骄傲了。
13:或者。
14: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15: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16:帮助宾语提前。
17:姓。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fēi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7:∮秩?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8:躲开。
9:无;没有。
10:不对;错误。
11:相当于“不”、“不是”。
12:不真实。

口是心非,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shì xīn fēi)。abac式组合,口是心非意思是:形容口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言行不一致。 警示人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反对虚伪和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