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不一的解释
形容表面上和内心里不一致,言行不一,虚伪做作。
出处
1.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2.
出自《孟子·离娄下》:'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谓善;故表里不一,非君子之道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切勿虚伪做作。
列子
1.
他总是对朋友表里不一,背后常常说人坏话。2.
这个销售员表里不一,承诺很多但实际履行的很少。3.
她在公司里表现得非常友好,但私下里却表里不一。4.
他表面上对大家很关心,实际上却表里不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5.
这个演员在镜头前表里不一,私下里和公众形象完全不同。6.
我们不能做~的人。表里不一的翻译
德语
heuchlerisch
日语
表裏一貫しない
法语
hypocrite
英语
two-faced
表里不一的字意分解
biǎo
1:(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2:同本义。
3:外面(与“里”相对)。
4:外表,外貌。
5:表率,榜样。
6:表帜,标志。
7:给皇帝上的奏章。
8:表格。
9:作标记的木柱。
10:直立于地面,用以测日影的标杆。
11:石碑。
12:表彰,显扬。
13:设立标记;标出,标明。
14:表白。
15:启奏,上表章给皇帝。
16:姓。
lǐ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表里不一,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iǎo lǐ bù yī)。abcd式组合,表里不一意思是:形容表面上和内心里不一致,言行不一,虚伪做作。 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切勿虚伪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