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相应的解释
比喻同类的事物或现象之间互相感应、互相呼应。常用于形容声音的共鸣或心灵的相通。
出处
1.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2.
出自《周易·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寓意
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与共鸣,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寻找与他人或环境的共鸣点。
列子
1.
在音乐会上,观众们同声相应地为歌手的精彩表演鼓掌欢呼。2.
小明和小红在讨论问题时,常常同声相应,彼此的想法不谋而合。3.
在家庭聚会上,大家同声相应地唱起了熟悉的老歌,气氛非常热闹。4.
在运动场上,队友们同声相应地为进球欢呼,场面非常激动人心。5.
在课堂上,同学们同声相应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显示出他们的认真和积极。6.
~,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 ★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同声相应的翻译
德语
im Einklang widerhallen
日语
同声共鳴
法语
résonner à l'unisson
英语
resonate in unison
同声相应的字意分解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yīng
1:应当,应该。
2:答应,允许。
3:所有;全部。
4: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yìng
1:应和,响应。
2:受;接受。
3:符合;适应;顺应。
4:应付;对付。
5:感应;应验。
6:对敌方回击、迎击。
7:许配。

同声相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abab式组合,同声相应意思是:比喻同类的事物或现象之间互相感应、互相呼应。常用于形容声音的共鸣或心灵的相通。 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与共鸣,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寻找与他人或环境的共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