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的解释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达到更好的效果。
出处
1.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2.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文为“援曰:‘臣在交趾,闻母丧,不敢自哀。恐废军事,故且抚循蛮夷,收敛兵马,归葬江南,以相得益彰。’”寓意
强调合作与互补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列子
1.
这对舞蹈搭档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2.
这款新上市的红酒与牛排相得益彰,深受食客喜爱。3.
这幅画与房间的装饰风格相得益彰,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4.
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相得益彰,让人百听不厌。5.
这件衣服和这双鞋子相得益彰,穿上显得更加时尚。6.
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 ★秦牧《茅台·花雕瓶子》相得益彰的翻译
德语
einander ergänzen
日语
相得益彰
法语
se compléter mutuellement
英语
complement each other
相得益彰的字意分解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dé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7:适,合。
8:具备。
9:,恩惠,感恩。
10:助动词。能,能够。
11:得意,满足。
12:看到。
13:收获,心得。
14:德,道德,有德之人。
15:必须,应该。
16:合适;正确。
de
děi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yì
1:(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水涨。
4:在某些方面增加(如体积、数量、程度等)。
5:助;补助。
6:扩大,加大。
7:富裕。
8:骄傲自满。
9:更加。
10:渐渐。
11:任何一种好处或利益 ——跟“害”相对。
12:州名 。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四川省折多山,云南省怒山、哀牢山以东,甘肃省武都、两当,陕西省秦岭以南,湖北省郧县、保康西北,贵州省除东边以外地区。
zhāng
1:(会意兼形声。从彡从章,章亦声。章,显著;彡(shān),加上修饰。本义:明显,显著)。
2:同本义。
3:文采美盛鲜明。
4:表扬,表彰。
5:揭示,表露。

相得益彰,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ng dé yì zhāng)。abac式组合,相得益彰意思是: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达到更好的效果。 强调合作与互补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合作中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