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为怪 tián bù wèi guài

abcd式
拼音tián bù wèi guài
注音ㄊㄧㄢˊㄅㄨˋㄨㄟˊㄍㄨㄞˋ
繁体恬不爲恠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恬不为怪的解释
形容对某些不正常或不合常理的事物感到习以为常,不以为奇。
出处

1.

《汉书·贾谊传》:“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

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恬不为怪,谓之常耳。”
寓意
提醒人们对一些不正常现象的麻木,倡导保持警觉和敏感。
列子

1.

小区里经常有流浪猫出没,大家都已经恬不为怪了。

2.

他在学校经常迟到,老师们都恬不为怪了。

3.

城市的喧嚣声对居民来说已经恬不为怪。

4.

她总是忘记带钥匙,家人对此已经恬不为怪。

5.

天气预报经常不准,大家对此已经恬不为怪。

6.

因喻及高纲身为汉军,且为高其佩之子,世受国恩,乃有此等悖逆之事,~。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附记编行堂集事》

恬不为怪的翻译
德语
als selbstverständlich ansehen
日语
当たり前と思う
法语
prendre pour acquis
英语
take for granted
恬不为怪的字意分解
tián
1:(形声。从心,甜省声。本义:安静)。
2:同本义 (表示心境的安静,平静)。
3:安逸,舒适 。
4:
5:泰然。
6:淡泊 。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guài
1:(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2:妖精,鬼物。
3:责怪。
4:惊异;觉得奇怪。

恬不为怪,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ián bù wèi guài)。abcd式组合,恬不为怪意思是:形容对某些不正常或不合常理的事物感到习以为常,不以为奇。 提醒人们对一些不正常现象的麻木,倡导保持警觉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