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小怪 dà jīng xiǎo guài

abcd式
拼音dà jīng xiǎo guài
注音ㄉㄚㄐㄧㄥㄒㄧㄠˇㄍㄨㄞˋ
繁体大驚小恠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大惊小怪的解释
形容对事情过分惊慌或小题大做。
出处

1.

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2.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你这般大惊小怪的,成何体统?'
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冷静,不要对小事过分紧张或夸大其词。
列子

1.

听到楼下有响动,她就大惊小怪地跑出去看。

2.

每次考试前他都会大惊小怪,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3.

看到一只小虫子,她就大惊小怪地尖叫起来。

4.

朋友们都觉得他大惊小怪,总是为一些小事紧张。

5.

他每次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大惊小怪,让人觉得很烦。

6.

兄弟,休要~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

大惊小怪的翻译
德语
aus einer Mücke einen Elefanten machen
日语
大騒ぎする
法语
faire une montagne d'une taupinière
英语
make a fuss over nothing
大惊小怪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jīng
1:(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同本义。
3:惊动;震惊。
4:动。
5:惊慌,恐惧。
6:纷乱。
xiǎo
1:(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3:年幼。
4:稍,略。
5:将近。
6:狭隘;低窄。
7:低微。
8: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9:妾,小老婆。
10:微细的事物。
11: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12:小。
guài
1:(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2:妖精,鬼物。
3:责怪。
4:惊异;觉得奇怪。

大惊小怪,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jīng xiǎo guài)。abcd式组合,大惊小怪意思是:形容对事情过分惊慌或小题大做。 提醒人们要保持冷静,不要对小事过分紧张或夸大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