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无言 dù kǒu wú yán

abac式
拼音dù kǒu wú yán
注音ㄉㄨˋㄎㄡˇㄇㄛˊㄧㄢˊ
繁体杜口無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杜口无言的解释
形容因为惊讶、震惊或无奈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

1.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孔明杜口无言,良久方曰:'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及也。''
寓意
表达一种因为震惊或无奈而无法言语的情绪状态,强调内心的复杂感受。
列子

1.

当他看到考试成绩时,杜口无言,半天说不出话来。

2.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她杜口无言,愣在原地。

3.

面对朋友的突然离世,他杜口无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4.

当真相大白时,他杜口无言,只能低头不语。

5.

看到孩子的成长,她杜口无言,心中充满了感动。

杜口无言的翻译
德语
sprachlos
日语
言葉を失う
法语
sans voix
英语
speechless
杜口无言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2:同本义。
3:堵塞。
4:关门,封闭 。
5:冲击。
6: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杜口无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ù kǒu wú yán)。abac式组合,杜口无言意思是:形容因为惊讶、震惊或无奈而说不出话来。 表达一种因为震惊或无奈而无法言语的情绪状态,强调内心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