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死,活不活的解释
形容一种不确定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生命状态的不明确。
出处
1.
元·刘庭信《折枉令·忆别》曲:“正是好不好恶不恶的姻缘,正撞着死不死活不活的时节。”2.
出自现代文学作品,具体来源不详。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和耐心。
列子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表情变得死不死,活不活的。2.
这个植物看起来死不死,活不活的,不知道还能不能救活。3.
比赛结束后,输了的队伍成员们一个个都死不死,活不活的。4.
她在医院里躺了好几天,家人看着她死不死,活不活的样子,非常担心。5.
这个项目进行到一半,进度死不死,活不活的,让人很头疼。6.
若差些儿的人,听见了这话,吵嚷起来,把你丢在外头,~,你敢怎么着呢?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死不死,活不活的翻译
德语
weder tot noch lebendig
日语
死に絶えず生き絶えず
法语
ni mort ni vivant
英语
neither dead nor alive
死不死,活不活的字意分解
sǐ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ǐ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huó
1:(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2:生存。与“死”相对。
3:救活。

死不死,活不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ǐ bù sǐ, huó bù huó)。abab式组合,死不死,活不活意思是:形容一种不确定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生命状态的不明确。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