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龙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abac式
拼音shēng lóng huó hǔ
注音ㄕㄥㄌㄨㄥˊㄏㄨㄛˊㄏㄨˋ
繁体生龍活虎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生龙活虎的解释
形容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体健壮。
出处

1.

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四十五:“不然,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会子他来了,必是生龙活虎的一样,精神十足。”
寓意
强调人的健康和活力,鼓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列子

1.

小明参加完运动会后,生龙活虎地跑回家告诉妈妈他得了第一名。

2.

经过一夜好眠,老爷爷今天早上生龙活虎地去公园锻炼。

3.

小狗在草地上玩耍,生龙活虎的样子让人看了也觉得开心。

4.

刚从医院出院的小张,恢复得很快,现在已经生龙活虎了。

5.

小朋友们在游乐场里玩得生龙活虎,笑声不断。

6.

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一般,杀入阵去。 ★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

生龙活虎的翻译
德语
voll Energie und Vitalität
日语
元気いっぱい
法语
plein de vigueur et de vitalité
英语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生龙活虎的字意分解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lóng
1:(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3: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4: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5:喻骏马。
6:姓。
huó
1:(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2:生存。与“死”相对。
3:救活。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生龙活虎,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ēng lóng huó hǔ)。abac式组合,生龙活虎意思是:形容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体健壮。 强调人的健康和活力,鼓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