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的解释
形容事情或言辞含糊不清,不明确,使人难以捉摸或难以抉择。
出处
1.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2.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他这番话说得模棱两可,弄得我莫名其妙。”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和理解事物时要注意清晰明确,避免误解。
列子
1.
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模棱两可,让大家都感到困惑。2.
她在讨论中总是模棱两可,不肯明确表态。3.
这份报告写的模棱两可,无法作为决策的依据。4.
他的解释模棱两可,让人难以理解他的真实意图。5.
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总是模棱两可,不肯透露更多信息。6.
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的话。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模棱两可的翻译
德语
zweideutig
日语
あいまい
法语
ambigu
英语
ambiguous
模棱两可的字意分解
liǎng
1:(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3:双。用于鞋娄。
4:匹(长四丈)。
5:车一乘。
6:二。
7: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8:又。
9: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10: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11:等同;比并。
kě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kè

模棱两可,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ó léng liǎng kě)。abcd式组合,模棱两可意思是:形容事情或言辞含糊不清,不明确,使人难以捉摸或难以抉择。 提醒人们在表达和理解事物时要注意清晰明确,避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