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提并论的解释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常用来表示不恰当的比较。
出处
1.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2.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你怎么能把那样的一个人和我们相提并论呢?”寓意
提醒人们在比较或评价时要注意对象的差异性,避免不恰当的比较。
列子
1.
不能把一个刚入行的新手和业内资深专家相提并论。2.
将小学生的作文和专业作家的作品相提并论是不公平的。3.
我们不应该将业余爱好者的作品和专业艺术家的作品相提并论。4.
把普通的感冒和严重的疾病相提并论是没有意义的。5.
不能将一个初学者的表现和顶级运动员的表现相提并论。6.
二者~,则陈张两公之捐躯殉难,均有所迫而然也。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相提并论的翻译
德语
in einem Atemzug genannt
日语
同列に論じる
法语
mentionnés dans le même souffle
英语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相提并论的字意分解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dī
1:——用于“提防”(dīfang)、“提溜”(dīliu)等。
tí
1:(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同本义。
3: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4:紧紧拿着;执持。
5:说起,提及。
6:指出;举出。
7:提拔;提升。
8:携带。
9:掷。
10: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1:提醒 。
12:扶持 。
13:传讯,指提取犯人 。
14: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15: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16: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17: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18:姓。
bīng
1:古地名。并州。
2: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bìng
1:(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同本义。
3: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4:兼并;并吞。
5:具备。
6:排除。
7:相同。
8:全,全都。
9:一起;一齐;同时。
10:并且,连。
11:和,以及。
lún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lùn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7:判罪;判决。
8:考虑;顾及。
9:较量。
10:控告,举报。
11:凭借。
12:说;陈述。
13:又。
14:研究。
15: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16:选择。
17:治理。
18:主张;学说。
19:议论文。
20:伦理。
21:姓。

相提并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ng tí bìng lùn)。abac式组合,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常用来表示不恰当的比较。 提醒人们在比较或评价时要注意对象的差异性,避免不恰当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