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门别类 fēn mén bié lèi

abcd式
拼音fēn mén bié lèi
注音ㄈㄣˋㄇㄣˊㄅㄧㄝˊㄌㄟˋ
繁体分門彆類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分门别类的解释
形容把不同种类的事物分别归类,整理得井井有条。
出处

1.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叶天士遗事》:“生平不事著述,今惟存《临证指南医案》十卷,亦其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

2.

出自《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后世演变为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描述。
寓意
强调整理和分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条理性和有序性。
列子

1.

图书馆管理员将书籍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书架上。

2.

妈妈在整理房间时,将各种物品分门别类地放进不同的抽屉里。

3.

在做研究时,科学家需要将数据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

4.

小明的作业本上,各种科目的笔记被他分门别类地整理得井井有条。

5.

超市的货架上,商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方便顾客挑选。

6.

我只要现在的时务书,~的便好。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

分门别类的翻译
德语
kategorisieren
日语
分類する
法语
classer
英语
categorize
分门别类的字意分解
fēn
1:(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3:辨别,区分。
4:分给,分配。
5:离开;离别。
6:分散。
7:把…隔开成两半。
8:排解,调和矛盾。
9:分担,共同承担。
10: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11: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12: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13: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14: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15:分头;分别。
16:乱,杂。
fèn
1: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2:分际,合适的界限。
3:职分;本分。
4:原则;原理。
5:资质。
6:情分。
7:甘愿;满意。
8:意料;料想。
m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门前,门口。
5: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门径;诀窍。
7:家;家族。
8: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9:守门。
10:攻门。
bié
1:(会意。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同本义。
3:分离;分开;分出。
4:区分;辨别。
5:离别;告别。
6:又。
7:又。
8:送别。
9:扭、转过去。
10:另外的,不同的。
11:特殊的。
12: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13:各;各自。
biè
1:
lèi
1:(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
2:同本义。
3:又。
4:族类。
5:事例;条例。
6:缺点,毛病。
7:古祭名,祭天。
8:相似;像。
9:又。
10:类比;类推。
11:偏,不平。
12:大抵;大都。

分门别类,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 mén bié lèi)。abcd式组合,分门别类意思是:形容把不同种类的事物分别归类,整理得井井有条。 强调整理和分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条理性和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