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而论 yī gài ér lùn

abcd式
拼音yī gài ér lùn
注音ㄧㄍㄞˋㄦˊㄌㄩㄣˊ
繁体一槩而論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一概而论的解释
指对事物不加分析,简单地加以论断。
出处

1.

《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2.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后人引申为对事物不加分析的简单论断。
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简单化,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列子

1.

他对所有问题都一概而论,缺乏深入的分析。

2.

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3.

这个方案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

他在评价学生时总是习惯一概而论,这是不公平的。

5.

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籍,不能一概而论地推荐。

6.

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决不能~。

一概而论的翻译
德语
verallgemeinern
日语
一概に論じる
法语
généraliser
英语
to generalize
一概而论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gài
1:(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2:同本义。
3:节操,风度。
4:景象;状况。
5:引申为刮平,不使过量。
6:衡量;量,限量。
7:灌溉,洗涤。
8:又如;概盂(洗涤盂钵)。
9:感慨。
10:一律,一概。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lún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lùn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7:判罪;判决。
8:考虑;顾及。
9:较量。
10:控告,举报。
11:凭借。
12:说;陈述。
13:又。
14:研究。
15: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16:选择。
17:治理。
18:主张;学说。
19:议论文。
20:伦理。
21:姓。

一概而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gài ér lùn)。abcd式组合,一概而论意思是:指对事物不加分析,简单地加以论断。 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简单化,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