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冰使燥 zhì bīng shǐ zào

abcd式
拼音zhì bīng shǐ zào
注音ㄓˋㄅㄧㄥㄕˇㄙㄠˋ
繁体炙冰使燥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炙冰使燥的解释
形容用冰来炙烤使之干燥,常用来比喻矛盾或极端的手段和方法。
出处

1.

《抱朴子·刺骄》:“欲望萧雍济济,后生有武,是犹炙冰使燥,积灰令炽矣。”

2.

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为'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吾未见其利也。炙冰使燥,吾未见其利也。'
寓意
强调矛盾和不合理的做法,提醒人们避免使用极端或错误的方法。
列子

1.

他试图用加热冰块来使其干燥,真是炙冰使燥,毫无道理。

2.

用火来灭火,这和炙冰使燥一样荒谬。

3.

想要通过不断加班来缓解工作压力,简直是炙冰使燥。

4.

用冷水浇灌干燥的土地,这不是炙冰使燥吗?

5.

试图通过增加负担来减轻压力,这无异于炙冰使燥。

炙冰使燥的翻译
德语
Eis verwenden, um zu verbrennen und zu trocknen
日语
氷を使って焼いて乾かす
法语
utiliser de la glace pour brûler et sécher
英语
using ice to scorch and dry
炙冰使燥的字意分解
zhì
1:(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2:同本义。
3:烧灼人体。
4:曝晒。
5:受熏陶。
6: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
7:烤熟的肉食。
bīng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
3:结冰,冻结。
4:使感到极冷。
5:清白,晶莹。
6:姓。
shǐ
1:(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同本义。
3:派遣。
4:致使;让;叫。
5:运用;使用。
6:使唤;役使;支使。
7:出使。
8:放纵,任性。
9:主使。
10:使者。
11:使命。
12:佣人;奴仆。
13:假如;如果。
14:姓。
sào
1:快。
zào
1:(形声)。
2:同本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3:焦急,焦躁。

炙冰使燥,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ì bīng shǐ zào)。abcd式组合,炙冰使燥意思是:形容用冰来炙烤使之干燥,常用来比喻矛盾或极端的手段和方法。 强调矛盾和不合理的做法,提醒人们避免使用极端或错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