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abcd式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注音ㄗˋㄒㄧㄤˋㄇㄠˊㄉㄨㄣˋ
繁体自相矛盾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自相矛盾的解释
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言行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矛盾。
出处

1.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2.

出自《庄子·天下》:'自相矛盾,其不可胜用也明矣。'
寓意
提醒人们在言行上要保持一致,避免自相矛盾带来的不信任感。
列子

1.

他昨天说不喜欢吃甜食,今天却自相矛盾地吃了好多蛋糕。

2.

小明说自己不喜欢运动,结果自相矛盾地报名参加了马拉松。

3.

她声称自己很节俭,但自相矛盾地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4.

他自称环保主义者,却自相矛盾地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5.

她对朋友说自己不喜欢社交,结果自相矛盾地参加了很多聚会。

6.

这些理论~。

自相矛盾的翻译
德语
selbstwidersprüchlich
日语
自己矛盾
法语
contradictoire
英语
self-contradictory
自相矛盾的字意分解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máo
1:(象形。金文字形,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本义:长矛) 同本义。
dùn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本义:盾牌)。
2:同本义。

自相矛盾,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xiāng máo dùn)。abcd式组合,自相矛盾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言行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矛盾。 提醒人们在言行上要保持一致,避免自相矛盾带来的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