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虚传的解释
名声不是虚传的,意思是某人的名声或某事物的声誉是真实可靠的,确有其事。
出处
1.
《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2.
出自《史记·魏世家》:'名不虚传,必有其实'。寓意
强调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醒人们不要轻信传闻,要亲自验证。
列子
1.
这家餐馆的菜肴味道确实不错,真是名不虚传。2.
我去听了那位钢琴家的演奏,果然名不虚传。3.
朋友推荐的这部电影,观众评价都很高,真是名不虚传。4.
这家书店的书籍种类非常丰富,名不虚传。5.
大家都说这款游戏很好玩,玩过之后发现确实名不虚传。6.
系船白面问溪翁,~说未通。 ★宋·华岳《白面渡》诗名不虚传的翻译
德语
wohlverdienter Ruf
日语
名実ともに
法语
réputation méritée
英语
well-deserved reputation
名不虚传的字意分解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ū
1:(“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3:住所;处所。
4: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5:乡村市集。
6: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7: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8:指抽象的理论。
9:空虚,与“实”相对。
10:稀少。
11:虚弱。
12:谦虚。
13:虚假,不真实。
14: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15:使空出。
16:居住。
17:使成为废墟。
18:耗费。
19:徒然,白白地。
20:姓。
chuán
1:传递;传送。
2:传授。
3:让位;传代。
4:留传。
5: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6: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zhuàn
1:驿站所备的车。
2:驿站;驿舍。
3:符信。
4:传记。
5:又。
6: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7:作传;记载。

名不虚传,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bù xū chuán)。abac式组合,名不虚传意思是:名声不是虚传的,意思是某人的名声或某事物的声誉是真实可靠的,确有其事。 强调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醒人们不要轻信传闻,要亲自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