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虚得的解释
名声不是白白得来的,意指某人的名声是通过实际的才能或成就获得的,不是空穴来风。
出处
1.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倩娘端妍绝伦,紫云名不虚得。”2.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国富兵强,威行天下,商君之名不虚得也。'寓意
强调名声与实际能力或成就相符,提醒人们要通过努力获得真正的名声。
列子
1.
这位画家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真是名不虚得。2.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李终于在公司里崭露头角,名不虚得。3.
这家餐馆的招牌菜味道确实不错,名不虚得。4.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冠军,名不虚得。5.
这位演员的演技得到了观众和评论家的认可,名不虚得。6.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倩娘端妍绝伦,紫云~。”名不虚得的翻译
德语
wohlverdienter Ruf
日语
名に恥じない
法语
réputation méritée
英语
well-deserved reputation
名不虚得的字意分解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ū
1:(“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3:住所;处所。
4: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5:乡村市集。
6: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7: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8:指抽象的理论。
9:空虚,与“实”相对。
10:稀少。
11:虚弱。
12:谦虚。
13:虚假,不真实。
14: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15:使空出。
16:居住。
17:使成为废墟。
18:耗费。
19:徒然,白白地。
20:姓。
dé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7:适,合。
8:具备。
9:,恩惠,感恩。
10:助动词。能,能够。
11:得意,满足。
12:看到。
13:收获,心得。
14:德,道德,有德之人。
15:必须,应该。
16:合适;正确。
de
děi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名不虚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bù xū dé)。abcd式组合,名不虚得意思是:名声不是白白得来的,意指某人的名声是通过实际的才能或成就获得的,不是空穴来风。 强调名声与实际能力或成就相符,提醒人们要通过努力获得真正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