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gāng yì bù tǔ, róu yì bù rú

abac式
拼音gāng yì bù tǔ, róu yì bù rú
注音ㄍㄤㄧˋㄧˋㄅㄨˋㄅㄨˋㄊㄨˋㄖㄡˊㄧˋㄧˋㄅㄨˋㄅㄨˋㄖㄨˊ
繁体剛亦亦不不吐柔亦亦不不茹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的解释
形容一种刚柔并济、不偏不倚的处事态度。刚不吐,意为不轻易吐露自己的刚强;柔不茹,意为不轻易接受柔弱。
出处

1.

《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2.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刚强易折,柔弱易茹。'后人演变为此成语。
寓意
强调在处理事务时保持平衡,既不轻易显露刚强,也不轻易接受柔弱,体现出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
列子

1.

他在处理家庭矛盾时,总是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2.

面对工作中的难题,他刚亦不吐,柔亦不茹,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3.

在朋友之间,他总是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调节气氛的高手。

4.

她在教育孩子时,刚亦不吐,柔亦不茹,既严格又温柔。

5.

他在艺术创作中,刚亦不吐,柔亦不茹,作品既有力度又有柔美。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的翻译
德语
fest aber nicht hart, sanft aber nicht schwach
日语
剛にして吐かず、柔にして茹まず
法语
ferme mais pas dur, doux mais pas faible
英语
firm yet not harsh, gentle yet not weak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的字意分解
gāng
1:(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2:同本义。
3:坚强。
4:刚正,刚直方正。
5:倔强固执。
6:刚直。
7: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相当于“刚才”。
1:(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 同本义。
2:也;也是。
3:又。
4:不过;仅仅;只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
2:同本义。
3:摆出,亮出 。武术用语。
4:姓。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āng yì bù tǔ, róu yì bù rú)。abac式组合,刚亦不吐,柔亦不茹意思是:形容一种刚柔并济、不偏不倚的处事态度。刚不吐,意为不轻易吐露自己的刚强;柔不茹,意为不轻易接受柔弱。 强调在处理事务时保持平衡,既不轻易显露刚强,也不轻易接受柔弱,体现出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