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解释
中庸之道指的是一种不偏不倚、适度而行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强调在各种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达到和谐的状态。
出处
1.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2.
出自《论语·雍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寓意
中庸之道强调在极端之间找到平衡,提倡适度和谐的生活方式。
列子
1.
他在处理家庭矛盾时,总是秉持中庸之道,避免激化冲突。2.
公司在制定政策时,采用中庸之道,兼顾了各方的利益。3.
她在生活中遵循中庸之道,保持身心健康。4.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应该采取中庸之道,避免走极端。5.
他用中庸之道处理人际关系,赢得了大家的尊重。6.
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中庸之道的翻译
德语
der Mittelweg
日语
中庸の道
法语
la doctrine du juste milieu
英语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中庸之道的字意分解
zhō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7: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8:内心。
9:内脏。
10:中介人。
11:中等。
12:容易。
13:合适,适当。
14:不偏不倚,正。
15:忠诚。
16:姓。
zhòng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
7:满,充满。
8:位居第二的。
y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同本义。
3: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4: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5:任用。
6: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7:酬其功劳。
8:平常。
9:平庸。
10:昏庸,庸下。
11:功勋。
12:受雇用的人。
13:劳苦。
14:受雇者的工钱。
15:古国名,在今湖北省。
16:或许,大概。
17: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18: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中庸之道,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ōng yōng zhī dào)。abcd式组合,中庸之道意思是:中庸之道指的是一种不偏不倚、适度而行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强调在各种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达到和谐的状态。 中庸之道强调在极端之间找到平衡,提倡适度和谐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