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的解释
形容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1.
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2.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求诸己也甚严,而责人则不偏不倚。'寓意
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倡导在处理事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列子
1.
在处理家庭纠纷时,妈妈总是能不偏不倚地解决问题。2.
老师在评判学生作文时,不偏不倚,公正严明。3.
仲裁员在比赛中不偏不倚地做出判决,赢得了大家的尊重。4.
在朋友之间调解矛盾时,小王不偏不倚,赢得了大家的信任。5.
在分配工作任务时,经理不偏不倚,确保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6.
只要办理得人,~,合乎中庸,一以国粹为归宿,那是决无流弊的。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不偏不倚的翻译
德语
unparteiisch
日语
公平無私
法语
impartial
英语
impartial
不偏不倚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piān
1:(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2:同本义。
3:边远。
4:片面,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5:偏私;不公正;不公平。
6:假借为“遍”。普遍。
7:扁舟,小船。
8:疾飞,飘扬。
9:部属。
10:配偶的一方。
11:倾侧。
12:表示时间,相当于“正的”、“恰巧”。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ǐ
1:(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2:同本义。
3:依靠;依赖。
4:拄。
5:依照,合着。
6:姓。

不偏不倚,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piān bù yǐ)。abcc式组合,不偏不倚意思是:形容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倡导在处理事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